教代会与工代会

2015年学校工作报告

2016-03-28 13:52:02   来源:本站   

以改革为突破口 以创新为着力点

开创海南师范大学“十三五”建设新局面

——在海南师范大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

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校长  林强

2016年1月1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2015年学校工作回顾

 

2015年,在教育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全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发展机遇,改革创新,加快事业发展步伐,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一、成功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实现办学新跨越

12月,省政府与教育部正式达成共建海南师范大学协议,学校实现了由省属大学向省部共建大学的重大跨越,为学校带来了发展建设的广阔空间和无限机遇,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教育厅已正式核准了《海南师范大学章程》,为学校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狠抓办学顶层设计,提出了“三大服务”、“十大工程”,提出“十三五”期间十大重点任务和具体实施项目,完成“十三五”规划起草工作。

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推进。全面启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教学改革,并相应地对课程设置、学分分配、教材、教法等作了较大改革。增设小学卓越教师班,进行订单式培养。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引进、建设了一批优质在线课程。中高职本一体化项目顺利推进。积极组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新增省级教改项目立项22项。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出台促进师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不断优化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安排专项经费133万元,资助134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获45个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有115项国家级、19项省级项目顺利结题,公开发表论文160多篇。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提升实践能力,安排195万元支持学生4564人次参加各种形式的见习活动。通过多方面努力,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学生先后在“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科技、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得100多项省级以上奖励。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改善,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05%,较2014年高出1.47%,比全省高校平均就业率88.83%高出3.12%。

人才培养结构不断完善。生源质量整体有所提高,一志愿录取率91.75%,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海南省录取一本线以上考生人数、文史类与理工类一志愿录取分数,均为历史新高。研究生教育向好发展,顺利通过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评估;成功获批海南省首批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基地;2门课程成为海南省研究生改革试点课程,15篇硕士学位论文被选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整合,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学生规模达6701人。

三、突出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进步明显

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4个省级培育学科建设成效明显,高质量通过教育厅验收;完成校、院两级重点学科终期验收及学科带头人终期考核工作,带动各学科做好方向凝练、队伍建设和成果梳理等工作;统筹资源,重点加强了教育学科建设。

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立项经费596万元。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97篇,其中被国际权威索引SCI、EI、ISTP等收录115篇,出版学术著作50部。

四、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政策导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全年引进博士或副高职称以上人员41人,选派37名教师攻读博士或访学进修,新晋升副高以上职称47人;1名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有3名教师成为国务院特贴专家,8名教师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 教师队伍学历、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

管理队伍协调发展。积极改革和完善各级管理干部考核任用办法,重视对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强化督查督办,加强执行力建设,确保了学校政令畅通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重视提升学工队伍素质,共派出学工人员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合计120多人次。

教职工作风建设成效显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制定教师礼仪规范,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林明祥教授获“全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和海南“最美教师”提名奖。全年有45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与表彰。

五、扎根海南,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大力实施科技园建设工程。制定了《关于鼓励我校师生在大学科技园创办企业的若干暂行规定》等省内最优、国内前列的激励政策,全力推进孵化空间、孵化平台和孵化体系建设以及招商引智工作,启动建设产学研大楼,建成600㎡的“创梦空间”。截止去年12月,已有62家企业入住大学科技园,产值达1000多万元;入园企业转化技术成果5项,新增知识产权9项;园区就业人数达300多人,有力促进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我省区域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完善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一是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成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建设;与省人大共建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地方立法调研;与省社科联共建海南经济特区法治战略研究基地,着力培养法治人才。二是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全年获海南省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兴海专项、产学研一体化项目等47个项目,立项经费达471万元;签订横向委托合同46项,经费达469万元;与企业合作,建立“互联网+旅游”“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协同创新模式。三是加大与地方政府、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力度,与海口市、儋州市、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大力开展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工作。高质量完成19019人次的“国培”“省培”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训任务,有力地支持了海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指导附中开设“初高中一体化实验班”,大胆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学生家长和社会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大力开拓培训市场,社会化培训人数累计超过两千人,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了继续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全年新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15项,累计开展活动525次,参与学生1万6千余人次。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榕树计划”全年举办活动105场,覆盖1万余名群众。“阳光旅程”海口火车东站志愿服务活动和“稻草人快乐课堂”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银奖。

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开放办学进程不断深入

留学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本年度共招录国际学生444人。其中学历生102人,首次招录了博士留学生,学历生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3%,远高于往年同期人数,有六个学院开始培养国际学历生。

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在马来西亚创办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作。增加3所国际合作院校,特别是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建立起本科生、硕士衔接性交流以及硕士合作培养项目,国际合作层次有实质性提高。稳步推进学术国际交流,派往境外院校的交换生数量较2014年有大幅度的提升。

七、加大投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桂林洋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桂林洋校区基本建设投入1.2亿元,美术学院教学楼正式启用,南部环路道路配套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教学楼屋面维修工程、风雨操场及运动场维修工程如期完成。体育综合训练馆、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综合教学楼、图书馆、主校道工程和学生活动中心等项目同步顺利推进。

财务运营持续好转。实现年度预算外追加经费约2.6亿元,有效增强学校财力;偿还债务6611万元,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停止1.5亿元平衡预算资金贷款,减轻财务压力。

教学科研条件不断改善。投入近1600万元用于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新增各类设备资产7675项,新增仪器设备总值3174万元。投入912万元,购置图书资源和完善档案平台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投入2000多万数字化校园建设资金,实现两个校区网络万兆高速互连。建成了各类面向社会开放的网站105个,加强一体化视频服务、网络课程等资源库建设,积极建设学校中央数据库,形成了多层次、高品质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校内优质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统计智能化。启动新的自动化办公系统。

八、启动后勤改革,师生民生切实改善

积极推进大物业管理改革。龙昆南校区教工区物业招标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移交管理工作。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登记工作,清查各类资产183万多项,资产原值12.5亿元,基本摸清了资产家底。

扎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采用人工登记和网上报修等多种服务形式,努力提高维修时效,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水电等维修19837次;桂林洋校区宿舍太阳能供水全面开通,直饮水通到各楼层。投入1400多万元,完成防雷整改等维修项目51个。

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本年度教工工资福利待遇实际支出超过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9.67%,有效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24幢教职工综合商住楼项目工程已基本完成。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全年为8547名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 为1万7千多名学生购买校方责任险。关爱“双困”毕业生,今年累计发放求职创业补贴95.7万元,资助638名毕业生。

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双创”工作为契机,大力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完成环境卫生设备修护、道路硬化、垃圾清运等项目20多个,校园环境面貌一新。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校区治安环境总体良好,全年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

九、强化两个主体责任,党建工作稳步前进

积极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加大学习强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15次,自主办班6期、总培训干部1204人次;及时出台《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特色理论“三进”工作;在省委举办的意识形态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借助社会媒体,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全年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245篇文章介绍学校改革发展成就,学校舆论环境和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深化、完善和创新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等的内容和形式。以法制宣传月为契机,多途径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学校“六五”普法工作顺利验收,全省高校系统排名第一。

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面进行内设机构调整,优化设置了23个分党委、4个党总支和89个党支部,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完善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首次开展了中层干部届中考核工作,加大了中层干部交流调整力度, “一揽子”彻底解决了24名处级干部超配问题;全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班8期,培训2700多人,发展党员540名。

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中层以上干部全面查摆并整改了405个“不严不实”的问题;出台了《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16个规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大对干部“不作为、不担当”的执纪问责,全年共函询、约谈或纪律处分了15名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较大提升。

同时,我们还全面加强了群团、统战、人民武装、计划生育、校友、离退休、附属学校等方面工作。

老师们,同志们,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在过去五年,全校上下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迈上重要台阶:一是学校成功获批成为博士授权单位,为学校未来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二是完成省重点大学建设一期任务,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学校成为海南省与教育部共建师范大学,学校改革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四是海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增添了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端平台。五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竞争力、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影响力持续提升,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校上下辛勤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在座各位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第二部分:“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经验和不足

 

五年来的工作为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十二五期间,学校领导班子始终保持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群策群力、敢于担当,形成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与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带动全校师生奋发向上,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二、十二五期间,我们紧紧抓住每一个重大发展机遇,瞄准目标,紧盯关键,狠抓落实,完成了从博士授予权单位建设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申报,再到省部共建海南师范大学等一系列办学历史上重大跨越式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度和美誉度。

三、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队伍建设为支撑,带动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四、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挖掘、强化、彰显师范特色和区域特色,积累了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保障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十二五期间,我们坚持改革创新,通过发展中的改革创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解决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瓶颈问题,开创了学校事业新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一些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综合改革力度不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深,创新创业教育有待深化;三是我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水平与国内同类型兄弟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示度的学术成果还不够突出;四是师资队伍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高层次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和引进要加强;五是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术道德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六是整体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七是管理服务的信息化、精细化程度不高;八是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并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第三部分:2016年学校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任务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已经制订了2016-2020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以省部共建为平台,持续开展全面建设,争取到2020年,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大学先进水平,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部分学科办出特色,优势明显;服务地方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成;桂林洋校区整体建设基本完成,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学校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开放办学、信息化水平、校园文化、管理水平、后勤服务处于全国师范大学中上水平。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6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革为突破口、以创新为着力点,着力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效益和竞争力。主要工作如下:

一、突出重大工作任务,着力带动学校全面发展

全面启动省部共建工作。建立健全共建组织机构,完善共建工作机制;结合“十三五”规划,认真研究制定省部共建方案,并落实相关建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充分发挥共建的体制优势,积极加强与省政府、教育部的沟通协调,推进共建工作的政策化、资金化和项目化,将共建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切实转化为学校的办学资源优势,推动共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持续深入开展。

积极落实“十三五”规划。对照“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和各项子规划,强化执行落实,确保顺利实现规划蓝图。

全面推进改革。着重推进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后勤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切实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升级。

二、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全面启动实施大类招生与培养的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各大类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分流实施细则,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所有公共必修课、每个学院选择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对每一门改革的课程进行检查验收。继续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考核,鼓励过程性、多样性、创新性的考核方式,2016年全校一半以上课程要完成考核方式改革。

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为师生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和移动式的教与学模式。进一步丰富涵盖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全力抓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大学科技园,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平台。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扩大学籍弹性化管理,提高创新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出台创新创业活动中教师指导工作量计算办法、创新创业导师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全面调动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实践周活动;积极组织各类学科和专业技能竞赛;抓好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学生社团的培育工作,完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继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健全师范生教师基本功训练考核办法,加强师范生基本专业素养教育,调整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训练。积极探索“1+3本科培养”“4+2本硕一体培养”“1+2+1综合培养”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积极实施职业教育立交桥项目。修订完善中高职本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各专业中转段升学实施方案,做好中高职学生转入我校的衔接与接收工作。

突出研究生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试点建设,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革,积极推进与海南省教育研究与培训院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加强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适应社会需求、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组建下乡支教助学硕士团,进行基层支教助学活动。

三、深化学科和科研管理改革,着力提升学术水平

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统筹规划,开展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布局。做好新增教育学、数学、地理学等3个拟建博士点学科和物理学、经济学等5个拟建硕士点学科的建设工作,争取4-7个学科获得省级学科立项;推进学科管理机制、经费投入方式改革,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持高层次项目稳定增长,高水平成果不断增多,力争在国家级科研奖励中获得突破。

提升科研服务水平。紧盯国家和海南发展战略和重大发展问题,加强教育发展研究院等新型智库、“互联网+”应用推广等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深化产学研用相融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做好省部共建热带动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验收工作,争取建成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启动校级研究所(中心)新一轮改革。

优化学术环境。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破除影响学术创新的制度障碍和机制藩篱,激发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

四、高质量地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筑人才高地

加大高水平人才队伍引进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工作投入,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以上等高层次人员。通过柔性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来校任教。

搭建“双师型”实践平台。努力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安排在职教师到中小学、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来校任教。

鼓励教师学历教育、进修学习。选派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管理骨干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学习;鼓励机关干部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下,继续学历教育深造,到机关、企业、市县和省外高校挂职锻炼、学习;继续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对我校200名左右的管理干部、300名左右的专任教师进行师德培训班等专题培训。

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积极争取高级职称评审权,完善专业技术岗位晋级聘用条件;做好第三轮全员聘任工作;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二级单位奖励性绩效分配自主权;推进专职管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优化管理人员队伍;合理调整专职管理人员的岗位津贴和基础性绩效,充分调动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强化开放办学理念,着力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全面落实与海口市、儋州市、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协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继续扩大与省内各级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布点,形成利益共享、互利共赢的长期校地合作机制,支持教育发展服务公司全面介入省内中小幼学校建设,提升合作办学的品牌价值、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的实施步伐。加快推进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孵化空间,新建2-3个“众创空间”,完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链条,着力集聚一批创新型企业和创业人才,确保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16年,争取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3个,转换科研成果5项,引进转化5个项目,引进20家创新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发挥科技园平台和品牌作用,推进合作建园,扩大园区的服务范围,增大科技园的产业承载力,争取与海南经贸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等高校合作建设1-2个高校分园,与儋州市政府合作共建互联网产业园。

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继续加强国际交流,深化合作,搭建高端平台,争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实质性交流关系。加强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平台建设,增强学校对外文化影响力。创新机制,加大对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出国进修学习的支持力度。实行国际学生招生片区化管理,强化长期跟踪和市场培育,大力推广留学生教育。2016年学历国际学生达到130人左右,非学历国际学生350人次。继续提升博士生、硕士生比例,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积极支持各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六、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强力推进桂林洋校区二期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不同建设模式和资金筹集途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成二期760亩土地征收工作和一期土地办证工作。完成体育综合训练馆、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产学研基地楼、电力扩容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综合教学楼等项目建设。

加大校园基础设施投入。安排龙昆南校区电网改造专项资金800万元,安排校园改造专项资金600万元,安排校园安全提升计划项目资金2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保障水平。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大型设备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服务社会。加强校园信息化和文献资源建设,加强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完成校园“一卡通”建设后续工作。

七、坚持深化管理改革,着力激发学校发展活力

完善治理结构。以学校章程为依据,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形成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制度体系。加强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充分发挥督办职能,确保学校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全面启动后勤改革。进一步理顺后勤运行机制,推进学校后勤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完成教工住宅区物业移交工作,逐步扩大校园物业管理范围,为广大教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推进后勤科学化管理,完善和细化校院二级后勤管理制度,厉行节约,提高学校公房、水电以及修缮等后勤资源的使用效能,减轻学校负担。推进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细化目标责任,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时效。积极推进食堂经营服务改革,提升饮食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八、全面塑造校园文化,着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加强校内文化广场、景观雕塑建设,做好楼名路名标识的设计和管理,做好校内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促进海师文化传承。支持各艺术类专业举办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活动,营造师生员工生活空间的艺术氛围。加大文化建设项目资助力度,建设更多的高水平校园文化品牌。

完善学校文化形象设计。加强对校徽、校歌等学校重要文化符号的传播和管理,进一步充实和创新海师特色的文化符号,与校园环境和校园建设恰当融合,打造学校形象名片,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制定学校文化用品的使用权限、应用规范等相关文件,完善学校纪念品与文化用品的设计和管理。

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开展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知礼明德、明礼修身”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礼貌、谦让气质;积极组织志愿服务和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充实精神生活;进一步推进网络德育平台的开发和管理,努力拓展德育的空间和阵地。

九、倾力关注民生,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稳步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保证社会保障费、午餐补助、事业年金安排,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水平;全面完成24幢教职工综合商住楼工程,完成新建保障房剩余房源及旧集资房认购工作,做好周转房安排工作,改善教职工住宿条件。支持校医院、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更好地解决教职工就医和子女就学问题。启动实施后勤便民服务热线等为民办实事十大事项。

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增加本科生、研究生资助经费投入,逐步完善研究生“三助”体系,提高贫困生资助水平。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档案、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开展个性化辅导、联合媒体和社会力量等方式,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体系。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措施,持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

十、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着力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党建工作研究会,推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开展“星级党建示范点”创建,推动党建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强化思想建设。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三进工作”,加强意识形态“九大平台”的管控,切实加强党校建设,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进一步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提升学校显示度和影响力。

坚持抓班子建设。筹备并开好学校党代会和二级党代会,试行中层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四不”干部“能下”制度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

巩固和扩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落实“两个责任”,加大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加强师德师风和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切实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抓好安全保卫、综合治理、群团、统战、离退休工作、人民武装、体育、卫生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十三五”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我们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恪尽职守,奋力拼搏,用改革创新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切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好的大学,共同开创海南师范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